霍金用了智能输入法后 讲话速度提高了一倍
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科学研究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但不幸的是由于年轻时患上了严重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所以多年来只能坐在轮椅上用一套定制的通信系统与别人交流。现在,为了提高交流效率,霍金教授也开始用智能输入法了。 由于史蒂芬·霍金使用的通信系统是定制的,所以把智能输入法布置到这个通信系统中并不是安装一个软件包这样简单。借着英特尔对霍金的通信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的机会,输入法厂商SwiftKey才得以把自己的技术集成到这个系统中。 由于现在市场上的输入法产品很多,所以每个输入法也都会努力给自己找个“卖点”,SwiftKey给自己定的“卖点”就是它会学习用户的输入习惯,然后构建对应的语言模型以提升效率。在SwiftKey被集成到霍金教授的通信系统里之前,SwiftKey的技术团队先让它学习了一下史蒂芬·霍金已经发表和尚未发表的作品集。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学习技术也就构建了一套史蒂芬·霍金风格的语言模型。 就像我们平常讲话都会有自己的口头禅和常用词那样,在使用键盘输入时我们一样遵循着脑子中已经成型的语言风格。这样以来,当电脑学会了这种风格之后,它当然就可以预测用户接下来想输入的是什么、出错的地方在哪里。 那么把这套智能输入法集成到史蒂芬·霍金的通信系统中,最大的难点在哪里呢?在SwiftKey的技术主管乔·奥斯本看来,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霍金教授的拼写太过准确。和那些经常在手机上打错字的用户不同,由于史蒂芬·霍金的拼写不怎么出错,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SwiftKey的纠错技术有些无处可用。对SwiftKey来说这肯定是一个特例。 乔·奥斯本认为,技术应该能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进行调整,而不是让用户需求去迁就技术,所以SwiftKey会考虑用户与键盘交互的准确率、用户最重视是预测技术还是纠错功能、用户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使用语言。当基于用户需求的技术可调整型越强,技术的辅助性自然就越会强。 有了这套智能化的输入预测和纠错系统之后,史蒂芬·霍金的讲话速度自然也就跟着变快了,测试结果表明整体速度差不多提高了一倍,而机器学习模式还将继续优化这个过程。 |